English

中国教育走向二十一世纪

1998-08-05 来源:光明日报 汪永铨 我有话说

《走向21世纪的中国教育》一书是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八五”重点课题“面向21世纪中国教育发展战略若干问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这一重大课题历时七年,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探讨了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现状和趋势,深入调查分析了影响教育发展的经济、政治、科技、人口、文化等诸多外部因素和教育的结构、体制、规模等内部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全方位、多角度地把握、剖析了教育发展中的若干重大问题,提出了九十年代末和下一世纪初中国教育发展的战略思想、战略目标与战略措施,为构建面向21世纪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框架,并提出有效的政策措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并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书中着力探讨了经济、人口和教育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经济高速增长,要求不断提高劳动者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另一方面庞大的人口及其年轻型人口结构,构成扩展教育规模的强大拉力。同时,经济基础薄弱又制约着教育扩展的财力供给。此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和独生子女比例上升,家庭对子女求学期望值将不断提高,民众的教育要求将会更高。这些都会构成促使教育需求增长的强劲动力。这样,社会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同有限的财力供给之间的矛盾,将会成为现阶段(工业化过程中)教育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矛盾。与此相连系,还存在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改革的要求与原先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的教育体制的矛盾;经济、科技、社会现代化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与原有人才培养模式的矛盾等等,教育处在各种因素和矛盾的相互牵制之中。

在分析了教育发展过程中种种矛盾和问题的基础上,研究重点剖析了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教育总需求与总供给、普及与提高、公平与效率、发展与改革、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相互关系等一系列两难问题,提出了跨世纪教育发展的以下思路:有限度的超前发展,多梯度的协调发展,质量效益型的内涵发展,迈向终身教育的社会化发展以及区域的非均衡发展,回答了教育发展面临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体现了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对研究教育发展战略和宏观教育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

像该书这种涉及多学科、多部门、多层次、全方位的宏观教育研究,在国内尚属首次,所用材料翔实,研究方法科学,起点高,视野宽,论证严谨。编著者积多年的研究成果,比较清晰地梳理了教育发展的内部和外部、历史与未来、地区与行业等诸多因素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既有国情分析,亦有国际间的比较,体现了深厚的研究与学术功底。正如许多专家学者所说,本书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方法论意义,是一部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的力作。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